位在科芬園的Royal Opera House(皇家歌劇院)在英國表演廳裡頭
算是數一數二的豪華、氣派。當然能登上皇家歌劇院的藝術家也都
是大有來頭。基本上在倫敦不愁沒有表演看,只愁有沒有錢。每天
都有很多不同類型的表演活動在倫敦各大劇院、學校、教堂、博物館
等等上映、演出,光選擇就令人眼花撩亂,水準呢?!這就要用心挑
選了。
之前我們在Royal Opera House看過的表演全是古典巴蕾。想著要來
聽歌劇(opera)的念頭其實很早就有,只是不知道為什麼都一直沒有
付諸行動。最近下定決心要趁還留在倫敦的時間積極一點去聽歌劇,
時間都計畫好、場次也看好。接下來就是買票拉。
請大家猜猜,上流社會的藝術活動要多少錢?!
沒想到歌劇會這麼熱門,上個星期去問票價的時候,居然只剩下最高
價位的票,一張170鎊。是一張喔,一個人喔,換成台幣要10000多,
非常嚇人吧!!!!!當下就跟先生笑笑說我再考慮。雖說我很愛看表演,
也非常願意支持表演藝術,但是170鎊,還是等我會轉錢,而且是賺大錢
再來表達我的心意吧~
今天去排Day Seats的票。Day Seats的票每場會發出67張,只有演出當天
早上10點才會開始賣票,賣完為止,今天也算運氣好,沒什麼人在排隊,
很輕鬆買了兩張,一張30鎊。在舞台最高、最後面,原本想說應該view很差,
沒想到還是看得到整個舞台。實在很划算。
我想大家應該在計算30鎊換成台幣還是要一千多阿,感覺還是很貴吧。但是
這邊不得不誇獎一下Royal Opera House的表演水準是世界級的保證,如果
你跟我一樣是歌劇的入門者,或者只是想要多一種新的生活體驗,那麼花著
30鎊絕對值得。也許你不見的會喜歡當天表演的劇碼,但是你一定會被感動。
被男高音、女高音的美聲所震撼,全身起雞皮疙瘩,有一種快要尿出來的感覺,
驚嘆這個世界上怎麼會有人可以用這麼小一塊聲帶,發出這麼細緻、磅礡的聲音。
這就是我第一次認真聽歌劇的真實感受,那時候應該是在上歌劇欣賞吧?總覺得
DVD放出來的聲音應該是假的~當時我真的覺得唱歌劇的應該都是外星人。
不過,現場聽歌劇的感動和聽CD或是看DVD的感覺差很多。看現場因為有人在
眼前表演給你看,更容易被感動。很矛盾吧~人家都明的在台上演給你看,還會
輕易的被帶入劇情,跟現實脫節,感動的一塌糊塗。
>的劇情很簡單、老套,普契尼的另一個喜悲劇。女主角咪咪
跟魯道夫的愛情故事,從相識到相愛、中間來個女主角染病,越來越嚴重,
最後重病死掉,天人永隔。好像歌劇的故事都很八股,沒什麼撒狗血的驚人
劇情,其實在歌劇裡頭劇情倒不是這麼重要,重要的還是在於男女高音的唱功。
這一次擔綱演出咪咪這個角色的是來自美國的Katie Van Kooten女高音(soprano)
男高音(tenor)的部份是由Marcelo Alvarez所擔任。剛剛提到看歌劇要選時間
還要選場次的原因就在於,一齣歌劇的演出通常會連演個十幾場,但是要角則會有
兩班人馬來替換,所以選到第一要角的表演場次還蠻重要的,不過我聽歌劇是非常
小小咖,只知道那幾個名氣超大的,其他都不認識。所以我的方法就是上網找評論,
評論多、評價高的那一位就去聽聽看了。
說>是喜悲劇是因為他是普契尼(Puccini)寫出的作品中少見
含有喜劇元素的悲劇故事。其實,很多詼諧的內容很容易引人發笑,輕鬆、通俗
的背景、文化,很能引導聽眾、觀眾進入故事情節。我想這也是>
會一直受到廣大的觀眾喜愛的原因了。晚上唱的幾首歌我都還蠻喜歡的,重點是
男女高音唱的實在太好了,聲音美到我覺得他們就算亂唱一通我還是會很用力的
拍手叫好。還有Royal Opera House出品就是不一樣,整個design做的非常細,
舞台設計做的非常用力,整個舞台呈現出來的感覺就像在看幅畫一樣,某種程度上
也很像在看電影的感覺,服裝、道具、燈光都非常用心。果真是上流社會的娛樂
一點都馬虎不得。
很多人都說一個人這輩子看得第一場音樂劇(musical)通常將會是他這一輩子
最愛的一部。但是歌劇呢?在看電影>的時候,印象很深刻,
李察吉爾對朱麗亞羅伯茲說:很多人第一次聽到歌劇就會愛上他,不喜歡的,
會不斷的學習慢慢愛上他。>是我聽的第二部現場演出的歌劇,
我很喜歡今天的表演,但是我感覺不到他會是我的最愛。
演出結束後我們領了寄放的外套就離開了,倫敦這時候下起了大雨,沒帶雨具
的我們,踩著水一路趕到地鐵站,身邊跟著一起走出門的幾乎都是上了年紀的
爺爺奶奶。也是,像這樣算是高消費的活動,也真的只有爺爺奶奶才有機會享
受,我想一般的英國人民也是無福消受吧。
還是要推薦一下,大家來倫敦不要只想著看音樂劇,有機會看一下歌劇,感覺
非常不一樣喔~
- Nov 10 Fri 2006 07:34
我看<<La Boheme>>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